图片 图片 漯河市博物馆 来参加「最中国·文博市集」啦 此次,有40余家博物馆/文博/非遗机构将携顶流文创和打卡章参展2024年10月24-27日北京·西单更新场THE NEW等你 图片 来玩!点击上方海报购...
图片
图片
漯河市博物馆
来参加「最中国·文博市集」啦
此次,有40余家博物馆/文博/非遗机构将携顶流文创和打卡章参展2024年10月24-27日北京·西单更新场THE NEW等你图片
来玩!点击上方海报购票先秦中国是否存在七声音阶?中国的七声音阶源于何时?是外来传入的吗?这些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,被一支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骨笛——世界上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整的乐器——彻底画上了句号。图片
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管乐器1999年,著名权威学术期刊《Nature》浓墨重彩地介绍了一种来自古代中国的乐器,并在封面上刊登照片,标题是“Sounds of the Stone Age”(石器时代的声音)。
此时,距离这种乐器被制造出来,已然过去了长达八九千年的历史;而它的面世,仅仅只有十几年时间。
图片
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,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的贾湖村,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。这里后来被称作贾湖文化遗址,距今9000—7800年。1986年5月,在第四次发掘中,第78号墓的墓主人身侧清理出了两段骨制长管,分别编为M78:1号和M78:2号。只见管壁上开凿有7个圆形穿孔,和今天的箫笛十分相似。到底是箫?还是笛?抑或根本不是乐器?主持发掘工作的张居中谨慎地将其暂定为“穿孔骨管”,以待将来求教于音乐专家。在后面的发掘中,更多的类似器物被清理出来,即80年代就出土了27支(至今共有40余),它的庐山真面目也终于一点点被廓清。1987年5月,第282号墓内发现了一支完好无损的“穿孔骨管”(编号M282:20),管身上同样也有7个穿孔,大小完全相同,此外还另有一个小孔。图片
▲该器物为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出土文物,该笛通体呈黄棕色,以鹤类尺骨制成,呈圆管形,其中一面磨制较平,依次排钻7个直径0.3厘米的圆孔,孔距分布不甚均匀。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时代最早、保存最为完整,出土个数最多,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。现收藏于漯河市博物馆。为了确认骨管的乐器属性,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等人应邀对M282:20号骨笛做了音序测试。令在场的人无比震撼的一幕发生了:萧兴华用斜吹的方法,吹奏了河北民歌《小白菜》,音高准确,音色坚实而嘹亮。一曲动人的旋律,似从八千年前穿越时空,飞扬而至。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!如何给这种乐器命名呢?主持测音工作的黄翔鹏认为,用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,称“笛”即可,不必旁求“琯(guǎn)、籥(yuè)”等先秦古籍中所见之名。于是,“贾湖骨笛”之名诞生了。
图片
▲ 贾湖遗址发掘现场。制作骨笛的骨骼来自于哪种动物?鉴定动物长骨属性,主要依靠两端的骨关节,但骨笛的两端在制作时均被锯掉了。后来,张居中整理贾湖出土动物骨骼时,发现了一支保留了一端骨关节的半成品骨笛。经鉴定,贾湖骨笛的材质主要为丹顶鹤尺骨——即鸟类翅膀前臂部。
或许是因为贾湖遗址栖息着大量丹顶鹤,且骨骼外坚中空,成为贾湖先民制作骨笛的绝佳材质。“巧合”的是,古人很早就有“鹤骨为笛,其声清越”之言,元代有《鹤骨笛》诗一首,诗云:“胎仙脱胫寄飞琼,换羽移宫学凤鸣。喷月未醒千载梦,彻云犹带九皋声。管含芝露吹香远,调引松风入髓清。莫向山头吹暮雪,笼中媒老正关情。”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”,后世人们对鹤的赞誉,与贾湖先民的骨笛悄然暗合,令人不禁对八千年前的笛声平生幻想。图片
▲ 与较为常见的猛禽骨笛不同,贾湖骨笛的骨头来自丹顶鹤的尺骨,正如右图所描绘的将尺骨锯掉两端的骨关节,而后在骨身上开凿五至八个不等的孔眼,即为贾湖骨笛。绘画/Debby图片
华夏音乐文明的七声之源张居中在考古报告《舞阳贾湖》中,用三个“最”字对贾湖骨笛做了一个评价:贾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年代最早、保存最为完整、出土个数最多、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。贾湖骨笛对于中国音乐史、古代音乐文明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作用何在?或许也可以归结在几个数字上面——五、六、七。这几个数字并不是指骨笛的开孔数量,而是它们能够吹奏出的音阶——五声音阶、六声音阶、七声音阶。图片
在儒家经典《周礼·春官》中有载:“皆文之以五声,宫、商、角(jué)、徵(zhǐ)、羽。”五声也叫五音,是构成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。正如我们学习音乐时,入门课上首先要学的便是“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”(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)等基础音符。宫商角徵羽对应了“1、2、3、5、6”。五声后来又发展出变徵、变宫两音,合为七声。
公元前227年,荆轲刺秦,燕太子丹送行至易水河边,友人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歌,为变徵之声,士皆垂泪涕泣。又歌曰: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复为慷慨羽声。为何多出了一个“变徵之声”?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先秦时期中国到底是否存在七声音阶,成为一个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。历史学家郭沫若等人认为,荆轲的变徵之声可能是从两河流域传入的。
而贾湖骨笛的出土和演奏,向世人毋庸置疑地宣告,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中国,就已在使用七声音阶。经考古学家测定,贾湖文化有三个发展阶段(公元前7000—前6600年,前6600—前6200年,前6200—前5800年),而骨笛也可根据形制分为三种类型,与这三个阶段基本对应。由早期骨笛开五孔六孔、吹奏四声和五声音阶,逐渐发展到晚期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,以及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。
图片
▲ 图为一支完整的贾湖骨笛,现藏于河南博物院。让我们来看看M282:20号骨笛。在这支骨笛的笛身上,除了几个开孔外,还有一些刻在表面的钻点痕迹,并未穿透骨管。它们起的作用,恰是计算孔的距离,以精确开孔位置,这是早期骨笛所不具备的。从单凭经验制作骨笛,到有意识地融入一些计算方法,对乐器的要求以及对音阶的选择越发苛刻,音乐文化之于贾湖先民,并不寻常。音乐之于华夏文明的重要性,也就此扎下了根。《汉书》说:“协音律,作诗乐。”《千字文》有言:“闰余成岁,律吕调阳。”音与律常常合称,有时律还代指音乐。律,是规章,是标准,规定了乐音的音高、使用尺度、产生方法。当贾湖先民在骨管上刻痕钻点,比照这些标准开孔制笛,“律”的概念便随之刻写在中国的音乐文明史上。
图片
巫,沟通神人为何贾湖文化会诞生如此先进的音乐文化?又为何贾湖先民如此热爱音乐?贾湖骨笛的传奇色彩,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。
仍旧是两个数字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在80年代的六次发掘中,出土骨笛27支,墓葬共有349座,每座墓葬出土骨笛的平均比例不到十分之一。如果再考虑到有的墓葬中出土不只一支骨笛,这个比例恐怕更是悬殊。显然,在贾湖先民族群中,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骨笛的主人。是什么人呢?
有的骨笛表面契刻有精细的几何图案,在生产力落后的石器时代,可谓奢侈,那么拥有骨笛的人必然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;制作骨笛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,吹奏骨笛的演奏技法也不可或缺;而在出土骨笛的墓葬中,还有龟甲、叉形骨器等陪葬品。种种迹象,将骨笛主人指向一个特殊身份——巫师。
图片
▲ 骨笛既非纯粹的娱乐乐器,也非一般人可以持有。出土了贾湖骨笛的墓葬中,另外一件器物尤其突出,以龟甲和石子制成的摇响器。
龟甲尤为特别,其内大多装有数量不等的石子。有学者认为,这是一种响器。在今天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些部落中,每每举行宗教仪式舞蹈时,人们或是将小石子装入龟壳绑在腿上跳舞,或是手摇。又或者,这是殷商文化龟卜观念的渊源。在贾湖文化时期,真正的宗教还未产生,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仰,巫术先宗教一步,在人类活动中与社会文明息息相关。巫师也应运而生。在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仪式活动中,骨笛绝不是单纯的乐器,更是巫师借音乐沟通神人的媒介。贾湖文化真是神奇,有高度的原始宗教,最早的乐器骨笛,最古老的酒,最早的炭化稻米……然而,在繁衍发展1200年后,却在7800年前进入低谷。后来这片地区代之而起的大河村文化,与贾湖文化差异性大于共同性;而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、汉中地区的仰韶文化等遗存,却受贾湖文化颇深,或许是贾湖文化向东、西迁徙,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的产物。贾湖人因何迁徙?答案还在风中。不过,湮没在时光中的贾湖魅力,却透过骨笛传送至今。图片
▲ 贾湖地区风貌。图片
文章来源:中华遗产 2018年12期撰文:杨沔 供图:知之 等编辑: 方麗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